星相学的由来 星相学,或称占星术(ASTROLOGY),是星相学家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后,作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的各种事物的一种方术。 星相学认为,天体,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种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预示人间万物的变化。星相学的理论基础存在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大约600年间的古希腊哲学中,这种哲学将星相学和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天体“预兆”结合起来,星相学家相信,某些天体的运动变化及其组合与地上的火,气,水,土四种元素的发生和消亡过程有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复杂性,正反映了变化多端的人类世界的复杂性。这种千变万化的人类世界还不能为世人所掌握,因此,星相学家的任何错误都很容易找到遁词。星相学对于神的作用有各自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宇宙完全是机械化的,他们对神的介入和人的自由意志这两种可能性都加以摈弃。另一部分人认为,星相学并不是一门象天文学那样精密的科学,它只能指出事物发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是可以为人或神的意志所左右的。也有人认为,行星本身就是强大的神,他们的旨意可以通过祈祷来改变,而且星辰只对那些通晓星相学的人才显示神的意志。后面的这种观点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思想很接近,他们主要是向朝廷预告那些即将来临的福祸,这些福祸可能以气象或疾病的形式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长,或是以某种形式来影响国家大事或皇室成员的生活,如此等等。但他们认为天体的预兆并不决定事物的未来,只是作为一种征兆向人们显示神的旨意。 占星术的最初目的,是根据人们出世时行星和黄道十二宫的位置,来预卜他们一生的命运。后来发展为几个分支,一种专门研究重大的天象(如日食或春分点的出现)和人类的关系,叫做总体占星术;一种选择行动的吉祥时刻,叫做择时占星术;另一种叫做决疑占星术,根据求卜者提问时的天象来回答他的问题。 占星术起源于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天体预兆。公元前18世纪到前16世纪的古巴比伦王朝,出现第一本分门别类论述天体预兆的锲形文字的书。公元前6到前4世纪,天体预兆学说传入埃及,希腊,近东地区和印度。后来经由印度僧人传到中亚。公元前3世纪以来,有人把大小宇宙相对应的概念数学化。所谓的“小宇宙”指人体。他们还把黄道十二宫进一步细分,认为五星在黄道不同的弧段上的作用各有主次。某星对人的影响力按照其所处的弧段以及与其他敌友弧段的关系而定。十二宫又和人体的特定部位相应,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和人的性格多少也和十二宫有关。星相学家根据给定的时刻的日月五星坐标和黄道十二宫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几何关系,算出行星的影响力,再利用占星天宫图,找出上述各种因素与地上事件的对应关系,得出占星的结果。这种结果有时自相矛盾,这就需要占星者根据求占者的情况和占星者本人的经验加以圆通。到公元1世纪之后,上述方法已经定型。 希腊占星术也曾经传入印度,伊朗,进入伊斯兰文化。17世纪后随着日心说的确立和近代科学的兴起,星相学失去了科学上的支持。但近年来星相学又在西方开始抬头,有人还试图将近代发现的外行星引入占星术中,并试图找出行星位置和人类生活的统计关系。 占星学四大流派 Natal Horoscope(本命占星学): 即一般常见的个人命盘的论断,与个人之个性及各生活领域方面有关的论断。以个人的出生时间、地点,或是其他重要的时间、地点来作一生运势,或者是大运流年方面的论断。主要是针对个人一生的整体概况来作论断,包括个人的基本人格分析,以及个人的家庭、婚姻生活、人际关系、事业和工作、金钱财务状况等生活领域方面的论断,是进入现代占星学研究领域的基本课程。 Mundane Horoscope(世俗占星学): 与当前时势状况有关的占星学,如占星学、财经占星学、国际局势占星学、气候占星学等,所有与人类整体有所关联的占星学预测。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世界情势两大项。自然灾害是用来预测地球所发生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而世界情势则用来预测人类整体可能发生的大事。 Horary Horoscope(卜卦占星学): 用来作为单一事项之预测或可能答案的寻求。答案是肯定与否定两种之一,就像我们一般所做的卜卦一样,看卦象来决定可以或不可以。只是它的判断是依据天体的星象,而不是八卦的卦象。也包含某些事件之前因后果的解析。主要针对某特殊问题提供解答,其命盘是以问卜当时的时间来绘制。它的限制是一次只能问一个问题。例如:*卖掉房子好吗?**走失的皮包找得回来吗?*一般而言卜卦占星学是相当实用的占星学,因为人总是会有所求问的。 Election Horoscope(择日占星学): 与中国传统的八字学择日的意思相同,都是针对某一事项之开始,来选择一个最具吉兆的时间作为开始的时间。其原理就是选择行星位置相当好的时间,来作为某一事项之开始的时间。有时要配合所要进行事项之性质加以考量,例如公司的开业,要配合公司所经营之行业的性质来选择主宰该行业的行星和星座形成好角度的时间。 占星学的流派 流派一<<西洋现代占星学>>(Modern astrology) 特色:近代兴起的学派。大量地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强调星座、行星的影响力 是目前占星界的主流。 代表:约从通神学会的Alan Leo起始到Dane Rudhyar和Stephen Arroyo为代表。中文书太多,不胜枚举。 流派二<<西洋传统占星学>>(Traditional/classical astrology) 特色:大约是现代占星学的前身。使用宫主星,注重行星的力量,常见应用在占卜上。 代表:William Lily,中文书有穆尼阁天步真原,钟义明的天星择日实务略有谈到。 流派三<<西洋古代占星学>>(Ancient astrology) 特色:复古的占星学,内容为各国早期的占星术,如希腊时代的占星学,使用Profection house(小限)。 代表:Vettius Valens,无中文书。 流派四<<汉堡占星学>>(Uranus astrology) 特色:运用行星的中点,以行星组合来论断。 代表:Ebertin的The combination of stellar influence,无中文书。 流派五<<泛音占星学>>(Harmonic astrology) 特色:运用占星点的倍数,绘出新的命盘加以判断。 代表:Eddey的Harmonic astrology,日本人石川晃源的调波占星学(Divisional harmonics)是其延伸。无中文书。 流派六<<七政四余>> 特色:运用天干地支,中文书及教学均不少。 子流派一:以度为主论,以果老星宗为代表,郑富升、卢清河、李光浦均有著作。 子流派二:以宫为主论,以舒英干元秘旨为代表,如霍敏卿、吴师青均有著作。蒋大鸿派的天星择日是其延伸应用。 流派七<<印度占星学>>(Vedic astrology) 特色:使用行星格局(yoga)、分盘。 代表:国内有洪能平的教学,无中文书。 流派八<<阿拉伯占星学>>(Arobic astrology 回回历) 特色:应用阿拉伯点,强旺星(ALMUTEN)。 代表:译天文书、王中和的实用占星术。 流派九<<宿曜派>> 特色:使用廿七(八)宿。 子流派一:中国的演禽多用于择日、兵阵,如池本理禽星易见,钟羲明的择日精粹。 子流派二:流传于日本的宿曜道,如大藏经密教部的宿曜经。 流派十<<相关应用>> 应该不算是占星术,算是引伸应用如塔罗牌、灵数学。
这个要看你自己,如果你想扩充你职业的领域,心理学是是属于现代心理学范畴,但是中国也有我们的心理学,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像这些占卜啊,易经啊,这些都是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些都是比较本质的,如果先把这个研究透呢,我相信可以学的更好。
虽塔罗和占星各有特色,可是两者也有共通处。比如塔罗和占星都会运用到四元素的理论。占星是根据个人具体的出生时辰生成你的星盘,还会结合到天文知识、物理知识去给你推运,分析个人性格。现代占星学还会结合心理学来占卜,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依据。
塔罗和占星这两种占卜工具各有所长,它可以帮你更全面看问题。我现在都有跟老师系统学塔罗和占星,还蛮使用的。
收费
有事没事,就卜上一卜,这是有违卜卦的涵义。因此,研究卜卦所必须谨记的是:“无事不卜”,亦即要“有事”才卜。而所谓的“有事”,从广泛的意义来说,指的是“想知道答案”的事,也可以这么说,当你心有所疑,渴望探窥某事的结果时,就可以进行预测。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所要预测的事件,应该有其“实用性”;换句话说,卜卦所得的答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对问卜的人来说,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力,而且影响力愈强大,就代表卜卦的实用性愈大。
另外,也可以从事件的迫切性,来规范问题的意义。一般来说,卜卦占星学是以三个月为界限,在三个月以内的事情,特别具有预测性。即使事件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作答案的证明,但最长也不能超过一年,而且愈具有时间的迫切性,则往往卜卦的征兆就愈明显。比如说,当一个女人问及她“今年”会不会结婚?这样的问题虽然是有其意义性,但时间的迫切性可能就有待评估了。因为如果她已经有了一位很要好的男朋友,甚至已经论及婚嫁了,可是男方却迟迟未能明示,那么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就更为明显。可是,万一她还待字闺中,目前尚未有适当的对象,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缺乏迫切性。另一种情形是,假如她已经怀孕了,正准备奉子完婚,要是男方没打算娶她,这下子可就惨了!于是她卜问:“三个月内,他会不会娶我?”那么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有其迫切性。
因此,当你想进行预测时,心中可得浮现这么一个问号:这个问题有意义吗? 这里所谓的“问题有效性”,并非是从问题的本身来作界定的,而是从卜卦盘上所呈现出来的征象来作诠释的。换句话说,依据问卜的时间和地点所绘制出来的卜卦盘,其实在卜卦盘上就自然会针对事件的有效性,先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检验。通常,问题的无效性,有两种情形:一是,问题早已回天乏术,即使知道答案也什么用处,一切已成定局;二是,问题问得太早了,也就是说时机未到,征象尚未浮现,所以答案无法得知。
在卜卦占星学上,针对第一种情形(已成定局),主要是透过命度(Asc)的落在27度~30度之间,来作认定的;亦即当你绘制出卜卦盘时,卜卦盘上的命度(Asc)是落在星座的最后面三度之内,就表示此卜卦盘的参考价值有待商磋,另一种看法是说,所卜问的问题已超过可判断的范围,所以无法加以论断。依据我个人的实论经验及一些占星家的看法,这条规则有时并不适用。理由是,在不同“宫位制”的应用下,有时候第一宫(即命宫)很可能会呈现出“截夺宫”的情形(即第一宫把整个星座涵盖在内),此时在卜卦上可能是另一种涵义的显示──通常指的是本人的无力主宰整个事件;而就事件的卜卦有效性来看,还是具备的,只是这时候的命主星(即第一宫宫主星)可能有二:一是命度所在之星座的宫主星;二是被第一宫所截夺掉之星座的宫主星。而如果没有发生截夺的情形,那么这个卜卦盘的有效性是要存疑的。
至于第二种情形(问得太早),通常是比较明显的。当你的卜卦盘上呈现出命度(Asc)是落在0度~3度之间,亦即是落在星座的最前面三度之内,就表示问题只见端倪,还没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以连上苍也无从知晓答案为何。在这种情形下,通常是要有所等候的,亦即过些时候再来卜问吧。只要卜卦盘上有此情形发生,通常占星家是不会进行问题的回答,因为失准的可能性很高。
另外,相同问题的一问再问,或者是早已经问过别的占星家了,这两种情形也可能会使得问题的答案呈现有所偏差。
还有两种情形也需要顾及到,一种是当命度(Asc)落在天秤座15度~天蝎座15度之间,此情形称为The Via Combusta(我将其译成“空洞区”)。当命度落在此“空洞区”内时,表示问题的答案“混沌不明”,或呈现“胶着”状态,所以无法进行论断。比较严谨的占星家,甚至连月亮落入于此“空洞区”内时,也把该卜卦盘视为是无效盘,不加以论断,以免出错。这条规则,从古留传至今,尚没被打破。依据我所阅读的资料来看,这可能与古时候巴比伦的十一星座有关,亦即更早期的黄道带划分,其实是只有十一个星座而已,把天蝎座的大部份当做是“不明区”,而后才依据等宫制划分成十二星座,但这个黑暗不明的涵义却在卜卦占星学上一直保留下来。这条规则的唯一例外,就是天秤座23度,因为有颗吉兆的恒星Spica正好落定于此,由于这是一颗强力的吉兆恒星,所以当卜卦盘上的命度或月亮落定于此时,通常是视为对事件是有利的。
另一种情形是有关土星的问题。由于土星代表着阻碍、困扰,所以当土星落入第一宫或第七宫内时,也需要注意卜卦盘的有效性。这可分成两种情形来看,一种为如果你是自己进行卜卦的,那么你自己是由第一宫来作代表,当土星落入第一宫内时,除了表示所卜问之事情呈现困难性外,也可能是卜卦盘的绘制出了问题,务必再次作时间和地点上的检查;另一种为假如你是占星家,问题是由别人来作提问的,那么占星家是由第七宫来作代表,当土星落入第七宫内时,同样地必须对于绘制卜卦盘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再次的检验。后一种情形,可作另一种解释,表示占星家的状态不对,或心神不宁,不宜进行判断,因为出错的机率偏高;尤其是当土星又入弱或入陷的话,那么表示占星家的判断力受到阻挠,误判的可能性很大。
最后尚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问卜者可能基于某种考量,而没有把事情的真实情形说出来,这也会影响到卜卦盘的有效性。此种情形可能呈现在两方面:一是,当第七宫宫主星发生逆行时;二是,当水星发生逆行时。因此,有此两种情形产生的卜卦盘,占星家通常有必要针对问题的内涵,作进一步的认知和明确化。 所要卜问的问题,可说是千奇百怪的,但总脱离不了与日常生活有关。只是,有时候所卜问的问题范围,可能过于广泛,以致于答案不明显。因此,在问题的提问上,有必要针对问题的范围性进行一个明确化的工作。直接举例来说,同样是问及钱财问题,有人可能会问:“我将来会不会有钱?”这个问题应该是透过本命盘来作论断,因为这涉及个人一生的命运问题。或者改问:“我今年可不可以赚到钱?”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不能回答,只是就范围性来说,还是有点过于笼统,因为只要努力以赴,通常是可以赚到钱的,问了等于白问。假如又改个问法:“我今年可不可存较多的钱?”那么由于存钱是赚钱扣除花钱之后的剩余,所以问题范围就愈来愈缩小了。
如果把问题改成:“如果我继续从事这项行业,是不是可赚得比去年较多的钱?”或者改问:“我有没有机会获得遗产?”或者改问:“我老婆会不会给我带来钱财上的支持?”诸如此类的问题,由于有涉及比较明显的标的对象,即“这项行业”、“遗产”和“我老婆”,所以会使得征象更为明显,而占星家在进行卜卦论断时,也比较容易锁定相关的特定宫位来作判断,自然问题的答案也就比较有所凸显了。
因此,当你针对问题的范围性来作考量时,最好是能够把答案的结果,设定在有或没有,可或不可,会或不会等,具有一翻两瞪眼的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上,尽量避开“质”和“量”的答案。比如说,卜问:“我参加这项考试好不好?”答案只有两种:好或不好。可是,这样的问法,有点涉及“质”的问题,正确的问法,应该是在参加考试之后,问:“我可不可以考取?”又比如说,卜问:“这笔生意我可不可赚得很多钱?”这样的问法,有点涉及“量”的问题,正确的问法,应该是问:“这笔生意可不可以成交?”
总之,卜卦问题的范围性愈是狭窄,往往所锁定的判断征象就愈形缩小,而获得明确的答案也就愈有可能。甚至可以这么说,卜卦盘上所呈现出来的答案,可能是“显的”,也可能是“隐的”,而当问题的设定愈明时,答案就可能愈偏向“显的”一面,反之则可能浮现“隐的”一面,隐隐约约的,难以看得明白。
由上可知,针对“卜卦占星学”,可作如此的涵意界定:所谓的卜卦占星学,指的是依据事件的征兆之萌生,以心有感通的第一时间,来卜问于事件的发展过程及最后的可能结果。针对如此的定义,卜卦占星学涉及到以下的五项基本内涵:
第一,卜问的要件或前提,就是某事件的发生,并且这个事件具有迫切性或严重性,至少也要令当事人有所挂念。而如果这个事件只具备略见端倪而已,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此事件无关紧要,那么卜问的结果可能会失真。比如说,只跟一位美女刚见一面而已,就巴不得卜问“她会不会嫁给我?”这未免有点不切实际或空想。又比如说,掉了十块钱的铜板,马上卜问“能不能找回来?”这未免太铁公鸡了,连十块钱也舍不得丢掉。
第二,就卜问的当时来说,该事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换句话说,所卜问的事情最好是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种“难决”或“疑惑”的困境;而也就是因为正处于“关键”时刻,所以才心有所思、所虑、所忧,渴望透过星象的呈现,来获悉答案的底牌。要是关键时刻尚未浮现,那么答案可能不具有内心“挣扎”或“痛苦”的况味,有的只是可有可无的概况或模糊现象而已。
第三,顺着“关键”时刻而来的,就是“心有感通”。这可说是卜卦占星学之据以成立的“神秘背景”。如果你略具占星学知识,就可以知道卜卦占星盘的绘制,是依据“当下”而来的;在此所谓的“当下”,即是“过运”(Transit)的意思。简单地说,一个人之所以会发生某事,以及之所以会卜问某事,应该具有星象上的征兆,而这种征兆的显现,主要是展现在“过运”之行星对本命盘上的行星所产生的影响。也因为这样,所以“当下”的星象具有展现心意的作用,并且又透过这个足以代表当事者之心意的卜卦盘,再次应用“过运”的原理,来透视所卜问之事件的发展历程和结果。更神秘点来说,卜卦盘其实就是在某一特定时刻和地点下,一个人针对某一事件的“潜质反应”,而这种“潜质反应”内含着所卜问之事件的答案,所以才称之为“心有感通”。
第四,在“心有感通”之下,感通的次数可能是反复浮现的。比如说,你走失了一条爱犬,你很担心它会不会被捕狗大队给捉去宰了。这时候,当你浮现第一个“它会不会被宰了?”这样的念头时,就叫作“第一时间”。而后,你可能会一而再地浮现相同的问题。但往后所浮现的问题,由于是有着同样的问题内涵,所以不能称作“第一时间”。而在卜卦占星学上,是特别注重“第一时间”的,因为第一时间最具有象征性意义。于是,如果你是自己进行卜问,那么最好是依据你念头的第一次浮现时,来作为卜卦盘的绘制依据。假如你是占卜别人所问的问题,那么应该是以别人“第一次”向你问及问题时,来作为卜卦盘的绘制依据。
第五,卜卦占星学所强调的是最后之结果的明确性。也就是说,透过卜卦占星学的论断,是要来判定最后之结果的“Yes”或“No”,以及事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演变。同时,也涉及到要经历“多少时间”,才可以获得明确的答案。而有些问题,甚至涉及到方向或地点。
基于以上的说明,我们就可知道卜卦占星学与择日占星学之间的差异。在此,还有另外一个需要作说明的概念,那就是“事件盘”与卜卦盘的差异。所谓的“事件盘”,指的是就事件所发生之当下,来绘制出一个占星命盘,用以代表该事件的“诞生”,并进而推论该事件的发展。可直接举例来说,如果某个人突然病发那么依据“病发”之当时、当地所绘制出来的占星命盘,就称作为“事件盘”。而如果就病发后的病情状况来进行卜问,那么“卜问”之当时、当地所绘制出来的占星命盘,乃是“卜卦盘”。